VMware Workstation 安装CentOS7
1.下载系统镜像
2.虚拟机配置
2.1 新建虚拟机,类型配置选择自定义,下一步
2.2 硬件兼容性,一般默认就可以
2.3 安装操作系统,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
2.4 选择客户机操作系统,选择Linux,版本选择CentOS 7 64位
2.5 虚拟机名称与位置自定义
2.6 处理器配置,处理器数量与内核数可根据自己电脑自行设置,我选的2*2
2.7 内存也一样,根据自己的电脑自行配置,我这里设置的8GB
2.8 网络连接配置,只需要本机访问的话设置为“使用网路地址转换(NAT)”即可,若要在局域网内能访问则选择“使 用桥接网络”,此选择会使虚拟机与主机在同一局域网的同一ip段,,我这里选择桥接
2.9 IO控制器默认
2.10 硬盘类型默认
2.11 磁盘选择创建新虚拟磁盘
2.12 最大磁盘大小自行配置,Centos 7的最小安装磁盘官方说明为1.5GB,但是需要安装应用远远不够,建议的20GB或更大均可,将磁盘拆分为多个文件,节省存储空间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0057.png]]
2.13 磁盘文件默认下一步
2.14 自定配置可以将不需要的硬件移除或增加硬盘,如果选择最小安装声卡不需要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0256.png]]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0314.png]]
2.15 CD/DVD选择下载好的系统镜像,关闭后点完成即可,创建完成后点击开启此虚拟机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0508.png]]
3 配置与安装CentOS
启动虚拟机后有两个选项,选择install CentOS 7开始,此界面有倒计时,需要尽快选择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0919.png]]
3.1 设置语言
等待启动成功到以下界面,语言自行设置
3.2 设置系统时间
配置系统时间,点击"DATE & TIME"进入后选择自己的所在地调整系统时间,完成后点击Done回到主界面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1244.png]]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1544.png]]
3.3 磁盘分区
磁盘分区,找到system下的INSTALLATION DESTNATION进行磁盘分区,此处有两个选择,Automatically configure partitionningy与I will configure Partitionning,一般选择Automatically configure partitionningy让系统自动分区即可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1659.png]]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1814.png]]
3.4 拓展
3.4.1 我的分区配置
我这里自己进行分区所以选择I will config Partitionning,选择自动分区的同学此步骤可以跳过
选择磁盘后选择I will configure Partitionning后点击Done开始分区
添加分区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2321.png]]
需要自己分区的请自行斟酌
我的分区方案
/home 20GIB EXT4
/boot 1536 MB EXT4
/ 45GB EXT4
/var 20GB XFS
/swap 8192 MB swap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3850.png]]
配置完成后点击Done,点击Accept Changes开始分区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4334.png]]
3.4.2 建议分区方案
在安装 CentOS 7 时,通常建议使用以下分区方案:
-
根分区 (/): 这是操作系统的安装点,包含系统文件和程序。建议分配至少 20GB 的空间,如果有更多空间可用则更好,特别是如果计划安装大量软件或进行长期使用。
-
交换分区 (Swap): 一般建议设置交换分区,尤其是在内存较小的系统上。交换分区的大小建议为物理内存的1到2倍。例如,如果你有 4GB 的物理内存,可以设置 4GB 到 8GB 的交换分区。如果系统有足够的内存(例如 8GB 或更多),可以考虑不设置交换分区或者设置较小的交换分区。
-
/home 分区: 这是用户数据和个人文件的存储位置。将其单独分区有助于在系统重装或升级时保留用户数据。建议根据需要分配足够的空间。如果你有大量数据或者多个用户使用,可以给予更多空间。
-
/boot 分区: 在 UEFI 启动系统中,/boot 分区通常不是必需的,但对于传统 BIOS 启动仍然需要。这个分区包含启动加载程序和内核映像文件。一般建议分配至少 500MB 的空间。
-
其他分区: 如果你有特定的需求或者使用其他文件系统(如 /var、/tmp 等),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额外的分区。
3.4.5 注意事项:
- 如果计划使用 LVM(逻辑卷管理),可以将根分区和其他分区设置为逻辑卷,这样可以更灵活地管理磁盘空间。
- 确保备份重要数据,特别是在分区设置或安装过程中进行任何更改之前。
以上建议是一般情况下的推荐方案,具体的分区方案可以根据你的具体需求和硬件配置进行调整。
3.4.6各分区作用
在 CentOS (以及大多数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)中,各个分区的作用可以总结如下:
-
根分区 (/):
- 这是文件系统的根目录,包含了操作系统的所有文件和目录。所有的文件和程序安装都将存储在这个分区中。
- 安装 CentOS 时,你必须至少指定一个根分区。
-
交换分区 (Swap):
- 交换分区是一种虚拟内存空间,用于在物理内存(RAM)不足时存储临时数据。
- 当物理内存不足时,操作系统会将一些不常用的数据从内存移到交换分区中,以便为当前运行的程序提供更多空间。
- 在 CentOS 安装过程中,可以选择创建交换分区或者使用交换文件(在 / 目录下)来实现类似的功能。
-
/home 分区:
- /home 分区存储所有用户的个人文件和设置,包括文档、音乐、图片等。
- 将 /home 单独分区有助于在系统升级或重装时保留用户数据,而不必担心数据丢失。
-
/boot 分区:
- /boot 分区包含用于引导操作系统的文件,如启动加载程序(bootloader)和内核映像文件。
- 对于传统的 BIOS 引导方式,通常需要一个较小的 /boot 分区(推荐大小为至少 500MB)。
-
/var 分区:
- /var 分区通常包含变化的数据,如日志文件 (/var/log)、数据库文件 (/var/lib/mysql) 等。
- 如果系统会生成大量的日志或者有其他需要频繁写入的数据,将 /var 设置为单独的分区有助于控制其大小并防止它影响根分区的稳定性。
-
/tmp 分区:
- /tmp 分区用于存储临时文件,这些文件通常是短期使用的,操作系统可以定期清理这些文件以释放空间。
- 与 /var 相比,/tmp 分区通常不需要备份。
这些分区的设置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、可靠性和维护性。通过合理划分磁盘空间,可以确保在系统运行期间能够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数据。
3.4.7 各类文件系统类型建议
在 CentOS 中,针对不同的分区,可以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类型和建议如下:
-
根分区 (/):
- 建议使用 ext4 文件系统。ext4 是一个稳定、高效的文件系统,适合用作操作系统的根分区。它支持大文件和大分区,并提供较高的性能和可靠性。
-
交换分区 (Swap):
- 通常使用 swap 文件系统。这是专门用于交换空间的文件系统类型。在 CentOS 安装过程中,你可以选择创建一个独立的分区作为交换分区,而不是使用文件来代替。
-
/home 分区:
- 建议使用 ext4 文件系统。和根分区类似,ext4 提供了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,适合存储用户的个人文件和设置。
-
/boot 分区:
- 对于传统 BIOS 引导,可以使用 ext4 文件系统。ext4 支持启动加载程序和内核映像文件的存储。
- 对于 UEFI 引导,可以使用 EFI System Partition (ESP),它通常是一个特定的 FAT32 文件系统,用于存储 UEFI 引导程序和相关文件。
-
/var 分区:
- 建议使用 ext4 文件系统。由于 /var 目录存储了变化的数据,包括日志、数据库文件等,ext4 文件系统能够有效地管理这些文件并提供良好的性能。
-
/tmp 分区:
- 可以考虑使用 tmpfs 文件系统。tmpfs 是一个基于内存的临时文件系统,适合存储临时文件和缓存数据。它的好处是速度快、没有持久存储开销,并且会在系统重启时自动清空。
总体来说,大多数情况下使用 ext4 文件系统是最安全、最稳定的选择,能够满足 CentOS 系统的需求。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需求,可以进行微调和调整。例如,如果有特殊的性能要求或者需要支持较大的文件尺寸,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文件系统类型或者配置选项。
3.4.8各类型文件系统的作用与使用场景
-
ext4:
- 作用与使用场景:
- 作用:ext4 是Linux系统中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文件系统,提供了良好的性能、可靠性和兼容性。它支持大文件和大分区,并具有较好的写入性能和数据一致性。
- 推荐使用场景:适合用作根分区 (/) 和大多数应用程序数据分区。在需要稳定性和良好性能的环境中广泛使用。
- 作用与使用场景:
-
ext3:
- 作用与使用场景:
- 作用:ext3 是 ext4 的前身,是一个成熟和稳定的日志文件系统。它提供了基本的数据一致性保证,虽然在性能和特性上不及 ext4。
- 推荐使用场景:可以用于那些需要更加稳定的环境,但不需要 ext4 所提供的高级特性和性能的场景。
- 作用与使用场景:
-
ext2:
- 作用与使用场景:
- 作用:ext2 是Linux系统最早的第二代扩展文件系统,不具备日志功能,因此在系统崩溃时可能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。
- 推荐使用场景:现在很少在生产环境中使用,但在一些嵌入式系统或对日志记录不敏感的场景下,仍有一定应用。
- 作用与使用场景:
-
swap:
- 作用与使用场景:
- 作用:swap 不是一个文件系统,而是用于虚拟内存(交换空间)的特殊分区或文件。它用于临时存储不活跃的内存页面,以便释放物理内存给活跃的程序使用。
- 推荐使用场景:必须在Linux系统中设置 swap 分区或文件,尤其是在内存较小的系统或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系统中。
- 作用与使用场景:
-
BIOS Boot:
- 作用与使用场景:
- 作用:BIOS Boot 是一个小分区,用于存储引导加载程序(如 GRUB)所需的数据。它通常用于传统的 BIOS 引导方式,用于加载操作系统的内核映像。
- 推荐使用场景:在使用传统 BIOS 引导而不是 UEFI 引导的系统中需要设置,确保引导加载程序能正确地加载操作系统。
- 作用与使用场景:
-
xfs:
- 作用与使用场景:
- 作用:xfs 是一种高性能的日志文件系统,特别适合处理大文件和高并发读写操作。它在某些特定的工作负载下比 ext4 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扩展能力。
- 推荐使用场景:适合于需要处理大容量数据或高性能要求的环境,如大型数据库、大数据分析和高性能计算集群。
- 作用与使用场景:
-
vfat:
- 作用与使用场景:
- 作用:vfat 是一种文件系统,通常用于兼容性要求较高的场景,如在Linux和Windows系统之间共享数据时使用的文件系统。
- 推荐使用场景:主要用于移动设备、外部存储介质(如USB闪存驱动器)等需要与不同操作系统互操作的环境中。
- 作用与使用场景:
以上文件系统和术语各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势,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取决于具体的需求,包括性能、稳定性、兼容性和特定功能的支持。
3.5 配置网络
选择network & HOST NAME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4448.png]]
设置主机名与开启网路连接,点击Done(主机名随意,可以默认)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4808.png]]
配置完成后可以开始安装了 点击Bgin Installaction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4851.png]]
3.6 创建用户与设置密码
开始安装时可以配置root密码与创建用户,我这里只设置root用户密码不创建用户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5015.png]]
等待安装完成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5056.png]]
3.7 安装完成
点击Reboot重启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5733.png]]
输入账号密码登录
**输入密码时不显示
安装成功
![[Pasted image 20240717235949.png]]
4.拓展
4.1 使用第三方工具FinalShell连接Centos
4.1.1 点击文件夹图标创建连接
![[Pasted image 20240718000523.png]]
![[Pasted image 20240718000739.png]]
名称任意,主机填虚拟机的ip,
端口默认22,若修改过则填修改后的
认证方式选密码,用户名密码填自己root或自己创建的
不知道自己虚拟机ip的
![[Pasted image 20240718000952.png]]
双击自动连接
![[Pasted image 20240718001145.png]]
连接出现警告可选只接受本次或接受并保存
![[Pasted image 20240718001241.png]]
连接成功
![[Pasted image 20240718001304.png]]